中国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   四平市人民政府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省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重点专题>>项目建设与投资

四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03-24 15:01   来源:四平微报
奏响高质量发展“春之曲”

——四平市铁东区项目攻坚的实践启示

  春风浩荡,战鼓催征。在东北振兴的关键节点,铁东区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总投资193.7亿元,55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陆续动工。这场气势如虹的“春天行动”,不仅是一域发展的冲锋号,更折射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为经济下行时期经济突围提供了鲜活样本。

  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能。铁东区构建的“区级领导项目管家包保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挂图作战、进度上墙的工作方法,本质上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创新突破。从顺邦智慧农机到文德高级中学新校区,每个项目背后都有一支由领导干部、专业团队组成的“护航舰队”,这种“贴身服务+精准督导”的模式,既破解了传统行政体系效率瓶颈,又形成了责任闭环。数据显示,15个新开工重点项目提前至四月开工,印证了机制创新对行政效能的倍增效应。

  精准施策筑牢发展底盘。在“三位一体”项目谋划机制中,我们看到了系统思维的生动实践。铁东区将政策风向标与区域优势精准对接:高标准农田建设紧扣维护粮食安全职责,老旧小区改造呼应民生关切,设备更新项目衔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特别是建立动态项目储备库的做法,将短期刺激与长期培育有机结合,真正筑牢了项目攻坚的底盘。这种“政策捕捉—项目转化—资金匹配”的闭环,为地方经济注入了确定性。

  民生导向彰显发展温度。在钢筋水泥的建设图景中,铁东区始终锚定“人的发展”坐标轴。生态康养项目托起“银发经济”,物流分拣中心激活区域商业,供水管网改造润泽千家万户。更值得关注的是,15个民生类项目的布局,实质是以公共服务升级重塑人口结构。这种“项目投资—民生改善—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正在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为东北振兴探索出新路径。

  铁东区的实践揭示,项目建设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当其他地方还在被土地、资金等要素掣肘时,这里通过制度创新将“不可能”变为“施工图”;当某些区域困于传统路径依赖时,就采用系统思维实现“政策红利—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的精准咬合。其本质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重塑发展逻辑,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发力突破“东北现象”。

  春潮涌动处,扬帆正当时。铁东大地的轰鸣声,奏响的不仅是项目建设的进行曲,更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当更多地区像铁东区这样,以制度创新破局、用系统思维布局、靠民生温度落子,经济发展的春天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这或许就是“铁东实践”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实干者胜。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