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区项目建设记事
为全面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发挥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围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通过高位统筹、科技创新、产业链延伸和绿色转型等举措,招大引强,精准发力,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今年,新开区计划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84.74亿元。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新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创新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开发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与企业高层密切互动、商洽,对重点项目就项目选址、项目要素保障、项目规划设计、工期倒排、行政审批等前期工作,时刻紧盯、高位推动,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春寒料峭的三月,记者来到位于新开区的天茂水泥1号水泥磨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现场,用于生产的各类设备的安装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主设备已安装到位,附属设备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配套衔接。目前,整个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天茂水泥1号水泥磨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是吉林省天茂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以商招商引进战略合作者投资建设,主要对提升系统、传输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购置辊压机1台。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克服了冬季施工的种种困难,进度不断按时序推进。目前,通过近100天的努力,整个项目的土建工程已全面竣工。生产设备引进的是国内最先进的辊压机、选粉机和配套设施。技术改造后,新的水泥磨机每小时产能可达到300吨,比改造前提高3倍以上。”吉林省天茂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孝中说。
为保障该项目尽早落地开工,新开区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坚持实时跟踪、实时调度、实时反馈,积极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种瓶颈问题。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项目是新开区产业集群中首个投建的秸秆资源转化产业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20.34亿元,由四平市乡茵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占地面积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主要建设水解车间、备料车间、精制车间、清洁水车间、喷干车间、办公楼、科研楼、多功能厅、动力站等,预计年处理秸秆可达2万吨;二期主要建设水解车间、精制车间、清洁水车间、羧甲基纤维素车间、转化车间、动力站等,预计年处理秸秆可达20万吨。“该项目从去年4月开工建设以来,为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本年度只建设与秸秆生产直接相关的工程建设,其他附属设施一概缓建。去年12月26日,一期2万吨生产线开始试生产,并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定程序,申报了‘协同微波、超声波和离子液体处理玉米秸秆快速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方法’等国家专利。该项目彰显了我市农业产业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水平,对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平市乡茵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岩说。
奋进中的新开区,一个个项目如同强劲的引擎,驱动着这片新型工业基地加速蝶变。新开区将持续破瓶颈、强基础,优环境、强保障,强力推动、储备潜能、积聚后劲,为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以奔跑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