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记事
我市把现代化大农业、新型工业产业、特色新兴服务业作为扩能提效、转型升级的具体着力点和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持续延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率先突破。重点在生产力提升和生产关系优化两端集中发力,力争到202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率先突破、全国领先。深入实施“粮食稳产保供”工程,推动“梨树模式”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扩展,力争早日实现百亿斤粮食目标。加快推进“五大养殖带”建设,持续提升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和肉牛、生猪等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大力推进玉米食品加工和肉牛屠宰加工等项目,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提升。深入实施新型农业主体“双百”提升行动,增强专业化家庭农场和示范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整村整社土地托管,确保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推动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突破。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优势,紧盯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产业,全力引进落地一批链主企业,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改造升级,培育生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加快推动中能万家共享储能电站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协合公司新能源发电制绿氢绿氨、明阳绿电制氢氨醇等百亿级项目尽快落地,突出抓好梨树、双辽两个增量配电网建设,将电价优势转化为能源产业胜势,力争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达到百亿级。壮大新装备产业规模,以现代农机、换热设备、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增加专用车生产能力、农机产业总产值全省占比、换热器产业总产值东北地区占比。提升新材料产业层级,大力发展钒钛新材料、锂电池电解液材料等产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紧盯“智改数转”主攻方向,扎实推进康达免耕播种机智能化升级等重点项目,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推动新兴服务业发展实现突破。我市重点在壮大现代物流、数字经济、温泉康养旅游等方面靶向发力,真正将特色新兴服务业打造成振兴发展新引擎。做强现代物流,坚持以“东北最大、全国一流”为目标,打造农副产品城乡高效配送中心、双辽城乡冷链物流产业园,突出抓好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项目,加快招引京东、顺丰等物流头部企业入驻。增加配套设施、了解沿线建设,进一步完善集散地、仓储、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真正把人留下、把货留下,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做大数字经济,发挥数字经济产业园优势,谋划推进东北大宗商品线上交易中心、中国四平农业大数据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倾力打造东北最大的IT共享运维服务中心。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电商经济提质增效,通过建立网红学校、开展座谈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宣传推介四平、销售本地产品,更好释放电商的带动、拉动作用。做活文旅产业,聚焦打造全省最好的温泉康养旅游目的地,扎实推进伊通火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梨树九龙潭乡村振兴生态园等项目;擦亮“皇后故里”“清词故乡”招牌,做好文脉传承文章;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实行红色培训、红色旅游双向发力,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持续擦亮文旅融合名片。
近年来,我市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如今的四平正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的时代篇章。全市上下必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担当重大使命上展现新作为、塑造新动能、打造新优势、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