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发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和“两个健康”,统筹推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民营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以科技惠企驱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推进旧动能转换。持续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农机、换热器、汽车零部件(专用车)三大特色装备产业,培育了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康达农机等一批具有专利技术的农机制造企业,其中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生产了全国首台专业化秸秆饲料打捆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行业发展,核心技术成果被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评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梯度培育工程。持续开展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推荐工作。协调优质数字化转型供应商、服务商资源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把脉问诊,针对巨元ERP信息孤岛、立白智能仓库项目等需求精准施策,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我市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加强,组织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东北师范大学等14家高校院所与我市企业建成四平市人才工作站,不断完善技术经纪人培育制度,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助力企业解决产品创新技术难题。
以服务助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发挥“信易贷”助企融资作用。大力推广“信易贷”服务模式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已全部入驻“信易贷”平台,发布融资产品百余款。引导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入驻“信易贷”平台,并通过“信易贷”平台进行融资,目前信用贷款可得性得到了持续性提升。
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持续鼓励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利率,压降企业融资成本,近年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年化利率始终处于全省较低水平。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解决项目(企业)融资需求,有效打破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
加大平台融资推广应用力度。通过“吉企银通”等助企融资平台发布推介有融资需求项目,积极参加全省项目融资路演活动,并向省推介有融资需求项目,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切实提升融资服务质效。
以环境活企推动经济发展向优向好
畅通政企沟通交流渠道。建立“经济统战助力港”早餐直通车创新模式,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对接交流,进一步拉近距离,认真听取企业家关于推动四平振兴发展、优化四平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主动回应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真真切切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做好“12345热线”等网上诉求平台,做到接诉即办。
构筑民营经济发展宣传舆论阵地。在市直媒体及新媒体平台统一开设了“助力民营经济腾飞”“四平营商环境新亮点”“向幸福出发”“一把手公开承诺”等专题专栏,借助我市大力推进融媒体建设契机,策划主题报道,全面宣传落户四平的企业典型以及在平创业的优秀代表,引导群众培育尊重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
积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组织企业家参观学习吉春、华宇、神农等典型企业,运用《中国工商时报》《工商潮》《吉林日报》等媒体来平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创客在四平”活动集中选树和宣传非公企业和企业家典型,在《四平日报》开辟“庆百年华诞促民企发展”等专栏,集中宣传我市优秀民营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