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   四平市人民政府
信息报送    站群导航      登录        注册   
关闭

省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

首页>>机关建设>>机关党建

四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08-14 14:20   来源:中国方正出版社
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⑩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现节选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胡淼森所著的《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一书中的文章,供大家学习交流。愿我委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涵养优良作风,砥砺前行、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在履职尽责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第十封信

多去惊涛骇浪里经历风雨见世面

——如何对待组织安排给自己的岗位

   

武进表弟: 

  上次视频聊天,你说组织上让你去罗县××镇挂职副镇长,你思想上有些抵触,感到自己在市委组织部干得如火如荼,领导也比较欣赏,组织部联系干部多,到哪里人家都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平时朋友们一起喝喝茶打打牌,也活得轻松舒适。罗县是一个贫困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语言不通,你这个外来干部,连当地官话都说不利索,怎么能经受住不同方言的狂轰滥炸。况且那里家族势力很重,几个大姓之间为争水灌溉和地界划分频繁冲突,前两年还发生过械斗死人事件,把一个副镇长的胳膊都打断了。你说自己刚刚提了副科,也没有着急进步,暂时不需要补充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万一两年回来,自己负责的干部培训工作又生疏了,还不如在部里静待时机,要去就得当“一把手”。你说你准备找个客观理由,能不去就不去,能晚去就晚去,把事情拖到最后就黄了,“反复汇报情况就是最有力的抵抗武器”。 

  我当时听完就觉得哭笑不得,一方面,为你深谙组织程序感到欣慰,觉得你比以前成熟了不少;另一方面,觉得你看到的很多问题,都是表面的现象,缺乏对现象本质的深人思考,并且一涉及个人利益,就有些一厢情愿,看得不够远,对个人和组织、苦与乐、基层实践与成长进步的关系认识也太幼稚了些,长此以往会对你的成长不利,平添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从个人、组织和群众的关系来看,个人设计前途是没前途的,个人讨价还价是没有收获的。我们这个党同其他政治组织的区别,有两点十分关键: 

  第一点,一个是我们是代表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是我们的基本立场,就像邓小平同志说的一句话“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这个政党都是使命引领型的,而不是利益分配型的,党员来到党的队伍里,就是要做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罗县正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时期,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干部。在这个节点上,组织上能选中你这个年轻干部去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这是莫大的信任和重托。这时候考虑个人的不便、不值、不爽,是不合适的,有些个人主义了。 

  第二点,是我们党是强固精密的一级组织,是按照物质统一性原理锻造起来的一块整钢,“四个服从”是写入了党章的,我们在入党之前都认真学习过党章,在党旗下宣过誓。个人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革命战争年代,谁上前线做敢死队、谁殿后拖住敌人掩护大部队撤离,战士们只能服从上级命令。组织也不是什么大车店、俱乐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服从就服从,不想服从就放纵。组织上定下来的事情,个人不要去想着讨价还价。况且这次去基层乡镇的一共9名干部,别人能克服的困难,你有什么理由去搞特殊? 

  马克思的高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他从青年开始就把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上,决心将一生献给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他还说:“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都认为青年热情的本质就是追求光明与热烈。恩格斯在评论伊默曼的《回忆录》时也说道:“现代的命运不取决于畏惧斗争的瞻前顾后,不取决于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而是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恩格斯1886年在给侄子小艾米尔·恩格斯的信中写道:“对你们青年人来说,早年就担当重任是很有好处的;很遗憾,我年轻时这种情况在德国相当少见,而这对于智力、特别是性格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你们能独立处理事情,这将使你们获得自信心。” 

  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1957年,毛泽东同志勉励广大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还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主张青年同志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身边去,动员他们、组织他们、教育他们,先当好群众的小学生,再当好群众的先生,像种子一样,撒落在群众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我们的组织和事业,就是在这样的态势下蓬勃发展而走到今天的。这在组织是一种贡献,在本人更是一种修炼。游泳池里学不会真正的水性,只有在大海的惊涛骇浪中,你才能遨游搏击,当好时代的弄潮儿。 

  我去年去江西革命老区蹲点。我们学习当年苏区干部“日着草鞋分田地、夜打灯笼访贫农”的优良作风,深入乡村、走家串户,同贡江大地老表结下深情厚谊。我们到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同基层同志一起开展党建学习教育,去路边饭店“微服私访”探寻乡村公款吃喝线索,到下潭村富硒蔬菜基地考察乡村经济,到上宝村残留古桥、驿亭感受善举义行的乡土传承,在盘古山钨矿、桥头乡的兴泉铁路施工现场实地走访,对这里的三叶梅、黄竹、油菜花、石灰山,“沙勾子”“白星子”“敲嘴巴”,条条小路、片片荷塘越来越熟悉。我们把“八项规定”“四风”等概念转化为群众语言,打开群众的话匣子顺畅交流,到田间地头随机拉着80岁老人访谈,轻轻敲开贫困户家门嘘寒问暖,静静聆听驻村第一书记诉说几年来的苦辣酸甜。从看热闹到看蹊跷再到看门道,从最初没有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引路就进不了村,到随机走访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串门,拉家常、讲故事,帮助分析家里的儿女婚事,调解吵架纠纷,我重新认识了中国乡村,更重新认识了自己。 

  在十天时间里,我同很多村干部交上了朋友。驻上保村第一书记、县税务局干部肖聪辉,跟你的情况十分相似。他是1978年出生,赣州财校毕业后,20岁时考上了县税务局的事业编,在乡下、街道、路摊、企业收了十几年税。2014年,36岁的他终于调入了局里党办,负责综合工作兼顾扶贫。2015年开始下乡,谁知道兼顾变成了主业,当了7年扶贫干部、6年驻村干部。2018年的一个周六第二个孩子出生,他周日匆匆来看了一眼,周一就要回村里上班,“最对不起家人”。局里连续给他评了优秀,立了两次三等功,脱贫攻坚宣布胜利那一天,“说实在的,我的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可以回局里了,他又担心6年的业务生疏,会不会被同事看不起。“局长在大会上说,今后还要帮扶乡村振兴,继续抽调精干、精锐队伍派出去,这也是对我们的肯定吧,也怕别人瞧不起我们,说是因为事业编,我直接回党办有困难,去分局提快点,反正是个股级干部,都听组织安排吧,都43岁了,心已经沉静下来了。”我在调研报告中写道:“扶贫干部在长期付出中贡献了青春、磨炼了意志,组织要用好这批人,不能让老实付出的干部流汗又寒心。” 

  跟你分享我的调研经历,想说的是:人生是一个无尽的探索过程,永远要争取下一个可能,不要在原有的舒适区打转转,更不要一味机械地等待认可和赋予。《诗经·大雅·民劳》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艰难困苦的地方,越是蕴含着生活、社会、政治、文化的真相。孟子说“天爵”高于“人爵”,外人给你的认可都是虚的,自己得到提升才是真的。某种程度上,从政从业只不过是个人修养德行的一个平台,不要有太多的私念,反而要主动去永葆新鲜的、陌生的从政从业体验,多积累一些阅历,增长一些才干。古人讲“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是有一定道理的。清代廉吏于成龙,历任大小官职,无不尽忠竭智,为当地百姓谋划福祉,赢得了百姓的赞许爱戴。他初任广西罗城县令时,县城中仅有六户居民,县城也没有城墙、没有官署。于成龙安抚官吏百姓,抓捕盗贼,保地方平安,百姓安居乐业;又向上级请命放宽徭役制度,兴建学校,建立养济院,与当地百姓相濡以沫、情同父子,因政绩突出被举荐为“卓异”。条件太好的地方,会助长安逸情绪和守成心理,条件艰苦的地方,反而给了你施展抱负和才华的空间,这个要辩证地看。 

  党史上有一个刘力功的反面例子不知你是否了解:刘力功是一名由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大毕业后又进入延安党校训练班学习。毕业时党组织决定让他到华北基层去锻炼,而他自己却自高自大,坚持要进马列学院或回原籍工作,否则就退党。考虑到他是新入党的同志,为了帮助他,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和党组织先后七次找他谈话,强调去基层的重要性,并正告他党的决定必须服从,个人服从组织,是党的纪律。但是他仍然拒绝执行党的决定。为此,中央党务委员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开除刘力功的党籍。陈云组织延安各机关、学校开展了一场讨论,1939年5月还撰写发表了《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一文,在延安各机关和学校引起很大震动。干部学生纷纷从刘力功事件中检查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一些要求重新安排工作的人主动撤回请求。延安一时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讲个人要求的少了,服从组织分配的多了;图安逸比享受的人少了,要求到前线和艰苦地方锻炼的人多了;自由主义现象少了,严守纪律的人多了。 

  年轻人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充满了对事业人生的追求向往,这是阳光正面的心态。但要注意不要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要让结果绑架了初衷,不要让形式奴役了内容。北京市某区人事考试中心的肖某,觉得自己负责的考务管理和资格审核工作枯燥乏味,没有相应的回报,在基层事业单位也没有什么晋升空间,于是不甘心做本职工作,在与培训机构打交道过程中,发现了违规放行不符合报考条件考生这个“捷径”,收取几十万元的好处费,却严重扰乱了考试秩序,破坏了社会公平。还有前两年因为拒绝组织“提拔”到艰苦岗位的两名年轻女干部,舆论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于公于私都是损害。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与在干事创业中规划职业理想,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互成就的。正如荀子所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我们要“役物而不役于物”。 

  还有一个正面例子,讲的是吃苦耐劳、艰难驰驱的青年干部李夏。很多人都惊讶外地人李夏竟然能听得懂“十里不同音”的绩溪话。李夏从刚去的时候,就开始学了。他先找口音不重的年轻人请教,再与中年人聊天,几个月下来,连老人说的绩溪话都能听懂了。李夏曾对同事说:“不学绩溪话,我怎么能听懂他们的心里话呢!”2015年,李夏参与长安镇危房改造验收,别的干部拿着一把皮尺在室内测量,他每到一户便搬来一把梯子爬上房顶,有人笑他比验收自家新房看得都细,他认真地说:“咱们量的可都是老百姓实打实的利益。”“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这是李夏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天地如逆旅,我亦为宾客。生命是一场无尽的修行。人们常用“墩墩苗”来比喻年轻干部的成长,正是通过促进根系发育,让年轻干部耐得住旱涝、经得住风雨。面对组织分配的工作,要抓住一切机会锤炼党性、增长才干,多一些苏轼那样“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与乐观,多一些李夏那样的初心和奋斗,不要有刘立功那样“我是何等人物”的狂妄与狭隘。我相信,在广阔的基层天地里,你也能够翱翔出属于自己的天空,成就一番真正事业。 

  初审:路兆阳 

  复审:高红梅 

  终审:刘 丽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