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至23日,市发改委联合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组成调研组,先后赴梨树县梨树镇高家村、铁东区山门镇、双辽市红旗街义顺村、铁西区东八大村、伊通县伊通镇二道村“乡里农创园”开展创业投资促进“双创”发展调研。
高家村棚膜已成为“绿色海洋,白色银行”,每年人均纯收入24000元。为解决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问题,村集体筹资50万元,建设劳动力供求市场,全年提供就业机会十余万人次,有效解决了周边村屯剩余劳动力输出问题。高家村吸收中国农大、吉林农大、省农科院技术优势,建立了保护性耕作推广技术实验基地,推广了一系列农业新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定期开展科技培训、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
铁东区山门镇惠丽农场科技示范创业园2020年为186户百姓提供种植设备,免费提供种子及菜苗,培训技术,所产蔬菜惠丽农场全部回收。同时,惠丽农场还吸收部分种植人员到农场技术种植团队中,全年直接、间接带动就业46人,人均工资4万元/年左右。四平市太阳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种植有机蔬菜水果为主,并带动加工业、服务业多产业发展,通过现代农业实用新技术成果展示与转化、技术示范与推广、技术培训与普及、产业引领与带动,形成集设施农业、有机蔬果采摘配送、园林与果树苗木培育、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旅游为一体,具有一定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现代生态农业园。
双辽市红旗街义顺村是花生产业之村,花生种植合作社集花生种植、科技推广、花生加工为一体,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形式,全力打造花生产业联合体。2020年双英花生种植合作社种植花生20万亩,带动就业120人次,目前就业收入100余万元,其中贫困人口14人就业收入14万余元。金百利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依托双辽市116个农村电商服务站,针对大学生、农村电商开展网创及电商培训,开展“精准扶贫”电商大讲堂50余期,培训人数4394人;电商精英班3期,共计90人。在疫情期间减免了入驻的12家企业的房租、水电费用合计12万余元。长期以来对有实际困难的入驻企业帮助筹集资金,降低企业经营负担。
铁西区东八大村六之维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建成观光温室大棚36栋,带动沿线周边近百户群众实现收入翻番。公司安排附近15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工资3000元以上,并以每公顷高于市场价11000元的价格租用村民土地,让利于民。公司还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民培训见习、创新创业孵化等“三大基地”,围绕果蔬生产、家庭农场建设等6个主题开展了近百场培训。四平市铁西区二丫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并一体的典型的一、二、三产融合型的专业合作社,在加工销售环节为周边农民以及贫困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伊通县伊通镇二道村金利百合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百合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扎实推进百合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了以百合产业为主的伊通县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是以伊通镇二道村为核心示范先导区,辐射8个镇59个村,联结2540个农户,直接从业农民6400人,带动全省3800多农户返乡创业栽植百合,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通过开发特色农业,打造双创基地,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伊通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创业创新实训基地是被省人社厅认定的省级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具有教育、培训、实训和小微企业孵化四大功能。伊通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双创平台”服务人员58人,在孵企业研发人员省级领军人才3人,基础实用人才30人。基地在孵企业10家,成功孵化企业18家。同时带动3200余人就业,其中15 %左右成功创业。可容纳20余家企业同时入驻,同时开展创业和各种技能培训。2019年技能培训300人,创业培训270人,2020年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3期,总计培训810人。